reading
开头比较难, 所以直接不开头了。
领航集团的老博格写了一本书, 《共同基金常识》,这是一本讲作者的人生经历的书,通过对美国的指数500的分散式投资来建立一种非投机的资本增长.
现在在维基百科查询这家公司, 公司管理了8.1万亿的资金规模, 按照作者在这本书中的看法该公司肯定是做对了,
而参与到短时交易中的各类公司也差不多在不同时期分别倒闭了.所以按照作者在书中描绘的想法来进行投资肯定是在长期会赚的, 比如X/35这种公式, 股票的比例和投资基金的比例等.
但是这也会让人疑惑, 因为美国股市给人的感觉是一个完整的有效市场,而在A股应该说肯定也是一个有效市场,但是层次分级来看,
A股肯定不是一个完全的有效市场, 而是一个处于低级的有效市场人们的钻石之地和他生活的地方息息相关, 美国人生活在美国, 美国就是他们的钻石之地, 而中国人生活在中国, 因为中国的产业发展还没有严格的成立
所以还不能成为中国人的钻石之地, 只有中国的企业在财富500强中占据很大份额并且在全球有壁垒型的业务并且在A股上市, 那么这A股就是中国人的钻石之地否则, 按照目前中国的股票市场, 中国人的钻石之地要么是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那么你应该直接去美国投资,要么是香港
因为中美的贸易战导致很多中概股回到了港股上市,那么港股应该是中国人投资的钻石之地.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因为政策原因普通人无法参与到美股和港股的交易之中,因为你首先要把钱弄出去,然后需要开对于的账户才能交易
这些对于有心人来说肯定不是问题, 但是这又回到了一个问题, 你怎么能确认到了目标市场就能赚钱呢,还是回到了你的投资的逻辑是什么,不然赚到或者亏损都是无逻辑的,这会给人毫无坚实地基的空虚感
塔勒布的《肥尾效应》
这是一本公式书, 他想通过公式的方式来告诉我们如何分析市场, 你知道的, 公式书对改善人的睡眠质量非常有帮助。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 不论是中午还是晚上我都睡的很好
每每回想起”如何阅读一本书”对如何阅读数学书的教诲我都铭记在心, 看不懂的公式就不看, 即改善了睡眠又没有心智负担, 还有一种自己在读公式书的陶醉感(虽然这是虚幻的,是阴茎崇拜(话说阴茎崇拜是不是作者斯科特内在的大男子主义?))
作者想说的就是巨大的突发事件对整个正态分布的破坏, 在长时段来看系统都是呈现为正态分布并且收益是一种平均数(这可以是老博格的观点)
但是作为个体面对这种风险已经没有下一次的机会, 可以认为是个体的不断生死导致了城邦的繁荣
而个体在面对断裂的风险时,直接被系统抛弃, 没有下一次机会, 所以这非常有趣他想告诉我们这种风险完全无法规避,是一种凹的模式,而正向的应该是一种凸模式,在长时段来看系统呈现平稳状态
但因为统计方式会导致那所有的断裂都被抹平, 让人们忽略了历史上的断裂
这也导致通过历史的样本分析无法分析出真实的问题,就如通过历史水位线无法预估下一次洪水的水位是多少, 通过历史水位线建立不了预防机制
至少当前的建立机制是错误的, 通过这种模式他基于公式来推导如何来计算这些问题
因为还才看三分之一,所以暂时的结论是这样的
summary
博格的想法非常好, 但是这是一个个人投资者可以实施的方式吗?是可以在A股市场实施的方式吗?
如果在A股可以实施, 那么还是回到了定投蓝筹股的路上来, 有分红的蓝筹股?
买入后不看短期的技术和业务走势, 一年最多调仓几次
或者直接购买目前市场上的红利ETF?, 红利ETF肯定也是有手续费, 手续费就是成本, 这是博格一直强调的
而目前市场上红利ETF也很多, 有某种具体的操作方式来指导选择那些红利ETF来定投吗?
塔勒布说的非常对, 但是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如何来分析市场呢, 这才是个人投资者最应该关注的
并且通过未加思索的方式看来, 塔勒布不是要和博格一样对基金行业做一种变革,他更加学术化或者说个体化
据我所知他还没有创办一个巨型企业来完善他的交易
所以塔勒布的知识如何改善个人投资者的投资逻辑, 或者说个人投资者应该怎么做?买什么,股票, 基金, 期货?
- 标题: reading
- 作者: The Redefine Team
- 创建于 : 2023-10-20 14:48:45
- 更新于 : 2023-10-20 15:39:48
- 链接: https://redefine.ohevan.com/2023/10/20/read-investment-book/
- 版权声明: 本文章采用 CC BY-NC-SA 4.0 进行许可。